-
郑军:“阴谋论”者不是科普对象
最后更新: 2021-03-14 08:51:17【文/ 郑军】
有位热衷科普的朋友,对他遇到的每种谬误都要据理力争打击到底。有一天他问我,共济会到底是怎么回事?他想写篇文章,反驳共济会阴谋论。
我劝他不必费这个功夫。网上有很多关于共济会的公开资料。如果有人真想了解这个组织,你把网址发给他就行。但是相信并传播这种阴谋论的人,恐怕也不是因为无知,而是各有各的企图。西方国家有人传播它,是要否认西方国家政权的合法性,把它们称为共济会的傀儡。中国有人传播它,是为了阻止中外交流。
既然它只是宣传工具,人家怎么会因为你提供了正确信息而改变?
阴谋论和无知不同。无知恰恰导致人们去求知,科普的对象就是满足人们对知识的需求。阴谋论的重点则不在于信息是否正确,它们是出于某种意图故意干扰正确信息的传播。用法律术语来讲,制造和传播阴谋论都包含着主观故意。
以科学界非常头疼的“阿波罗登月伪造阴谋”为例。中国政府主管航天事业的部门是国家航天局,打开该局官网,搜索“阿波罗”,会找到三百多条信息。也就是说,阿波罗登月的真实性已经由中国政府背书。
但如果一个中国人接受“登月阴谋论”,就意味着他否认这种政府背书。或者是他认为中国航天专家都没看出美国人的阴谋,要么就是他认为中国航天专家与美国人合谋来欺骗国人。逻辑上只能有这两个结果。
再以“罗斯柴尔德货币战争阴谋论”为例。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包括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他们的官网上没有任何抵制罗斯柴尔德家族发动货币战争的信息。因此,一个中国人如果接受货币战争阴谋论,就意味着他否认这些金融监管机构有能力保护国家金融安全。“不是敌人太狡猾,而是我们太无能”,这才是货币战争阴谋论的潜台词。
“希腊伪史论”也是最近甚嚣尘上的一种阴谋论,它认为古希腊文明是西方人在近代伪造的,目的是压制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然而,古希腊文明的存在写在中国的中小学教材里。传播这种阴谋论的人,就是在否定教育部的工作。最近又出现一种新的阴谋论,认为特斯拉汽车都是联网的。当它们行驶在中国街道时,美国人就拥有了一张无形的间谍网,随时监控中国城市的一举一动。然而,国家安全部早就公布了举报电话,号码是12339。那些传播特斯拉阴谋论的人却不去拨打这个电话。
相反,谁都知道特斯拉超级工厂是上海市政府重点引进的项目。打开上海市政府官网,能搜索到上百条与特斯拉有关的信息,无一条质疑它是间谍工具。这是政府对其安全性的背书。传播特斯拉阴谋论的人,就是在否认这种政府信用。
我为什么一直在列举各类政府部门的官网呢?有种观点认为,阴谋论来自信息不对称。正因为政府披露信息不足,才导致阴谋论流行。事实上,无论是政府的行政信息,法院的判决文书,还是正确的科学知识,今天都是最为公开,最为丰富的时期。获取正确信息的便利程度超过历史上任何时刻。比如,网上有关9·11事件的正规报道远比“美国政府炸楼”的阴谋论多得多,但这些丝毫不足以阻止“炸楼阴谋论”的传播。
究其原因,在于阴谋论都包含着主观故意,背后是对现有社会秩序的敌视态度。科普工作有可能帮助个别人远离某个具体的阴谋论,但根本不可能消除它所存在的社会土壤。所有阴谋论都是对现有社会秩序的半公开宣战,制造和传播它们的人,恐怕不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更不是批评教育可以改变的。
标签 阴谋论- 原标题:郑军:“阴谋论”者不是科普对象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轩甫 
-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一号04组卫星
2021-03-13 11:03 航空航天 -
长七A火箭成功发射!
2021-03-12 06:47 航空航天 -
李克强:不能让科研人员把精力花在填表,评比等事务上
2021-03-11 18:00 科技前沿 -
20.5亿美元!Roivant相中Silicon,成为资本孵化出计算机制药巨头?
2021-03-11 16:00 投资 -
中俄签署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谅解备忘录
2021-03-09 20:49 航空航天 -
F5G:国家产业安全与发展的重要新契机
2021-03-08 17:30 F5G进行时 -
试车成功!我国500吨级重型火箭发动机研制取得重要突破
2021-03-05 16:47 航空航天 -
为建空间站,长征火箭将首次进行组合式发射
2021-03-03 19:27 航空航天 -
“中国飞艇”AS700将于年内首飞
2021-03-03 18:54 中国精造 -
数学家周毓麟院士逝世,曾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2021-03-03 15:54 -
中日合作团队观测到超100万亿电子伏特的伽马射线
2021-03-02 08:11 天文 -
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
2021-02-27 08:44 观察者头条 -
我国制定的航天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2021-02-25 21:09 航空航天 -
解决以太网丢包世界难题:华为方案落地
2021-02-25 17:32 华为 -
“解剖”百年历史建筑:上海城市智能体迈出关键一步
2021-02-25 15:23 -
清华团队新成果在《自然》发表:有望解决光刻机自主研发难题
2021-02-25 14:17 科技前沿 -
今年,我国航天发射次数有望首次突破40次
2021-02-25 07:28 航空航天 -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一号03组卫星
2021-02-24 11:30 航空航天 -
天问一号进入火星停泊轨道
2021-02-24 09:07 航空航天 -
美德研究:地球上某些微生物可在火星暂时存活
2021-02-24 08:18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孟晚舟方新证据遭拒收,菲律宾外长看不懂了 评论 133中俄合作探月,美媒不怀好意:别再唱响“东方红” 评论 419声明只字未提中国,又处处针对中国 评论 350“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全文来了! 评论 157张晓明这段话的深意,西方媒体压根没听懂 评论 224最新闻 Hot
-
中俄合作探月,美媒不怀好意:别再唱响“东方红”
-
声明只字未提中国,又处处针对中国
-
2700万和解,“这怎么能叫正义?”
-
一听说乱港组织正遭调查,反对派政党争相“退群”
-
借口威胁国安,美国又把华为等5家中企列入“通信黑名单”
-
彭博社:金融监管,下一个是腾讯?
-
国际奥委会官员:收到了许多关于中国疫苗的咨询
-
“解决北方四岛问题不用急,先等俄罗斯国力衰退”
-
俄外交部:美国敢在亚太部署陆基导弹 我们就报复
-
欧盟,世卫首次批准单剂接种新冠疫苗
-
张晓明这段话的深意,西方媒体压根没听懂
-
澳大利亚请求恢复木材出口,中方不搭理
-
福克斯主播:解放军越来越阳刚,美军…
-
“去美国留学过的日本人,怎么会去中国工作?”
-
“中国正控制比赛节奏”
-
“在中国待久了,你也会眯眯眼”英王室被挖黑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