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洋媒吐气:西方媒体为什么一边骂中国,一边说爱中国?
有时我纳闷,作为西方国家第四权的严肃媒体,怎么成了我这个肥宅的快乐源泉?我们可以批评它们话语霸权,双重标准等等,进而产生戒备心理。但很多外媒记者对此觉得好委屈,自己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是因为对这片土地,人民,文化充满兴趣,希望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可他们爱的究竟是什么呢?[全文]
-
美国政坛怎样沦为“祖安大区”?
美国政坛还是那个政坛,但审美发生了变化。那些明明受过高等教育的政客却要讲粗话来显示自己和底层群众打成一片,可这无异于饮鸩止渴。骂脏话往往是弱势的表现,越弱势就越脏。只拿粗豪当保护色,最终只会让人“累觉不爱”。[全文]
-
特朗普,原来你支持“网络主权”啊
面对摘掉面具露出獠牙的美国政府,中国年轻一代与其惊讶于特朗普巧取豪夺,吃相难看,对中国企业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不如思考TikTok事件对下一个时代的启示:生长在全球化时代,以经济为中心,视政治为束缚,信奉市场规律,习惯在商言商,把和平发展看作理所当然的我们,要问问世界是不是已经变了?[全文]
-
为什么应该捍卫美国人当跪族的自由
随着反种族歧视运动席卷西方,跪还是不跪,成了个很大的问题。作为旁观者,我们要如何理解美国“跪不是跪求而是抗争”的脑回路;要如何看待特朗普与“灭国去史”势力的坚决斗争?被认为站在美国价值观对立面的特朗普,真的是纳粹桂冠法学家转世吗?[全文]
-
走近操纵美国政治秀的傀儡大师
上回节目聊了美国史上最差国务卿蓬佩奥,这不是说个人才干一代不如一代(这不是主要原因),而是私权力全面腐化和垄断了公共事务,成为包养政府的sugar daddy,导致整个政治体制的堕落。本期 #洋媒吐气# 从科赫家族商业帝国对美国政治的腐蚀出发,聊聊这种系统性堕落的根源。[全文]
-
美国的匪气外交来啦,我好怕怕~
领导反复无常,下属有样学样,政府集体耍流氓,这正是疫情下美国疯狂攻击中国的真实写照。蓬佩奥作为美国国务卿,带着匪帮外交的swag,使出浑身解数对中国大放厥词,其言论之荒谬已非人类常理所能揣度。堂堂一个超级大国的重量级官员何以堕落至此?[全文]
-
老科学家特朗普和老牌科学强国美利坚
许多美国人责怪特朗普杀死了民主,其实科学也被他捅了无数刀。国家领导人为何带头造谣?砖家动动嘴,专家跑断腿,美国作为老牌科学强国,何以让伪科学大行其道,人民科学素质为何如此堪忧?[全文]
-
究竟谁会相信令人智熄的反华宣传?
班农在不给特朗普当军师之后,搞了个音频节目叫“战情室”。你看他请什么人就知道会讲什么话,有阴谋论者,有不得志的军官,有香港谣媒记者,有美国著名“水军”统领,有邪教信徒,有多恶臭可想而知。[全文]
-
事实至上or政治挂帅?外媒的骚操作是怎样炼成的
中国和意大利同样的抗疫措施,引来《纽约时报》一赞一踩,人们纷纷对百年大报的“驰名双标”有了新的认识。其实西方许多媒体的政治觉悟特别高,为了维护体制不惜扭曲事实来适配自己的价值观,双重标准只能说是基操勿6。[全文]
-
洋媒吐气:骂中国到底算不算言论自由?
“病夫门事件”之后,我国吊销了肇事媒体《华尔街日报》三名记者证件,可美国似乎没有消停的意思,不但公然为该报撑腰还限时我驻美媒体裁减编制。美国拿来说事的理由不外乎是保护言论自由,那么骂中国到底算不算言论自由呢?[全文]
-
华尔街日报掏出言论自由,为啥还是挨了板子?
大家多多少少已经习惯了中美关系近年来经历的颠簸,那些听着刺耳的词语诸如“冲突”“角力”“对峙”“敌手”,如今令人内心毫无波澜。如果你长期关注外媒,甚至可能以一种鉴赏讽刺作品的幽默心态来看待它们对中国的漫画式抹黑。但好笑归好笑,屁股该打还是要打的。[全文]
-
这么怼下去,王者荣耀只会越来越火
越是一味去怼王者荣耀,越扩大其知名度,提高其社会影响力,结果只能使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它作为主流休闲方式的存在,从而抛开对游戏的成见去尝试。[全文]
-
为什么一边嘲笑“政治正确”,一边“热情围观”马里兰大学
在西方全球处于主导地位时,保护个人权利符合超国家政治体的利益,其重要性高于维护民族国家的主权不受外部干涉;而对后发国家而言,崛起与上升的过程需要全体国民拧成一股绳,把有限的力量投射向统一的方向,集体主义模式必然产生“我可以骂自己的国家,这叫恨铁不成钢,但不允许外人说它不行”的观念。[全文]
-
留学九年,我知新加坡是这样的国家
一名体壮如牛的马来族选手用“支那”奚落我所在的球队,嘲笑华人不会打橄榄球。这个词在我听来无比刺耳,于是一场所谓绅士的野蛮运动在我的冲动之下变成了野蛮人的野蛮互殴。后来,华人队友听了我对攻击性行为的解释后,均表示不解。在他们眼里,“支那”的贬义说白了就是“土”,不至于为之眼红斗殴。[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