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点 | Opinion more
-
我家小区被貉“攻占”了,喂猫人士干的
投喂野生动物往往出于善意,但这样做却几乎必然给野生动物带来巨大伤害,使其丧失独立生存的能力,暴露在疾病风险中,影响正常迁移,导致种群衰退,打乱生物节律。而且在城市投喂野生动物,不但危及野生动物长远生存安全,还给人类社会的公共安全造成诸多隐患。[全文]
-
我同意建垃圾焚烧厂,但别建在我家附近 ,这个死结有解吗?
中国是个后发的国家,现在还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很遗憾,公众关于垃圾焚烧发电装置的知识大多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所以一提到垃圾焚烧发电,大家想的第一个词就是二噁英,而后想到的就是垃圾臭气熏天的味道,觉得垃圾焚烧厂不安全。[全文]
-
自打吸了鹅,我变成了精神小伙
继猫狗之后,白白的柯尔鸭最近成了网红,甚至被供进“鸭咖”,供人们撸啊撸。人们围坐在小圆桌上,对鸭鸭们上下其手,在这里,没有卤料,更没有铁锅。人们不用从消毒柜里拿出筷子,带一双消过毒的手,就够了。[全文]
-
指着印有中文的垃圾,我们总要被日本人教育一番
我前几年每年都会去一次日本,日本人总要带着我们中国人到他们的西海岸去捡垃圾,垃圾包装上的字有的是繁体中文,有的是简体中文,我们总是要被他们很客气地教育一下。[全文]
-
日本垃圾分类也有新挑战,中国如何从借鉴到超越
在促进自觉垃圾分类的问题上,日本往往被作为“多元参与”的成功案例被加以参考。日本垃圾分类始于1980年代,相关政策及实践其实也并非一开始就完善,而是经历了长时期大量的调整和妥协,才基本形成了当代日本人较为普遍的“自觉”意识。[全文]
-
“可降解塑料”可能没你想的那么环保
有很多人可能对“可降解塑料”有一些误解,以为只要把它埋在土里,或者丢到任意的地方,它就会很快自动降解成对环境没有危害的小分子物质。这其实是科学家的梦想,但截至目前,仍然是梦想。[全文]
-
私营企业也要追求社会价值,尤其在这一点上
只提高意识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提供足够的激励机制,确保让公司有激励去做这一件事情。同时要有一个商业大环境,能够促进绿色技术发展,至少不惩罚他们,消费者也要支持他们。如果企业污染环境,消费者应该拒绝购买他们的产品。[全文]
-
中国生态文明何以长足进步?红绿搭配
自21世纪以来,全球植被面积增加了5%,相当于多出来一整个亚马逊热带雨林,这其中至少25%来自中国的植树造林。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进步,与四个因素有关。[全文]
-
中国到底多缺水?用卫星看看
农民们晚上放个大水盆在水龙头下,把水龙头开到水表刚好不转的位置,用这种方法偷水。我们安排一个人晚上监督,听哪里有水在流,就罚哪些人。没想到农民们就在水龙头上系一个毛巾。他们有各种各样的方法破坏水表,有人还用打气筒往里打气,让水表向后转。[全文]
-
为什么说,中国野生老虎保护已到最佳时期
老虎很难保护,因为本质上就是人虎相争的局面。它愿意和你过,你也不敢不是?那怎么管好人呢?当然还得靠政府,一是政府的保护意识,二是政府的执行能力。所谓“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野生动物也一样。[全文]
-
当动物保护发展到这一步,就十分爆笑了
狗年将近,多起与狗有关的新闻一度热传:警察当街扑杀咬伤人的金毛,被曝光住址;男子未牵狗绳致狗被撞,向司机索赔万元;捡狗人疑索酬不成将柯基摔死。事件孰是孰非,早有诸多讨论,不再赘述,但确实反映出动物保护意识在中国的巨大影响力。动物保护确有必要,可在西方国家已经有不少走偏的现象。[全文]
-
环保税开征,“熊猫标准”会有更多伙伴
在上一轮全球金融治理秩序确立过程中,中国经验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由于缺少足够的话语权,中国只能作为规则的跟随者被动接受。虽然中国的GDP总量已位列世界第二,但中国在国际金融规则制定方面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依旧十分有限,这与中国的经济大国地位极不相称。[全文]
-
中国禁洋垃圾,西方还可以学瑞典嘛,只是。
今年7月,环保部发布消息称,中国将从2017年年底开始禁止24类“洋垃圾”的进口。这一纸禁令让西媒哀叹“垃圾危机”的到来。但北欧小国瑞典却在一年前决定从国外进口更多的洋垃圾,这与该国被打造成国家名片的垃圾处理系统有什么内在关联?[全文]
-
洋垃圾为什么喜欢来中国?
从本月底开始,中国将停止进口24种洋垃圾。然而很多西方国家已经习惯了把生产生活环节中产生的垃圾打包装船,运往中国。禁令一出让全世界垃圾回收产业都感到一场巨大的地震:垃圾没地方去了?![全文]
-
环保整改成了场“运动”,谁的锅?
为了治理雾霾,他们要求政府不惜降低经济增速;等到政府如其所愿压低了经济增速,他们又说中国经济要完了;自去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速止跌回升,他们又说这不行,这加重了雾霾。他们到底要什么?[全文]
-
按照环保组织的说法,从今天起我们将对不起子孙后代
两家非政府组织——全球足迹网络与世界自然基金会近日发出警告,人类将于8月2日用完地球今年可供给人类使用的全部可再生资源,还煞有介事地给出了一个超级复杂但是看起来像那么回事的计算公式。然而所谓的地球生态超载日,不过是个伪概念。[全文]
-
可能有香甜的洋空气,但绝没有香甜的洋垃圾
2017年7月18日中国向世贸提交一份清单,于2017年底全面禁止环境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固体废料。以往发展中国家为了经济发展往往牺牲环境保护,这种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经济效益是得不偿失。这才是中国今年全面禁止高污染废物的根本原因。 [全文]
-
退出巴黎协定,美国失去了什么,中国又得到了什么
美国和欧盟曾试图联手利用环境和气候问题打压中国的发展,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就弥漫着阴谋论的气息。如今风水轮流转,但中国也不必冒进,承担不切合自己能力,或者本不该由自己承担的责任,要充分考虑自己的现实国情,同时警惕被其他国家绑架利用。[全文]
-
感谢特朗普,让中德又走近了一步
虽然特朗普还没有最终表态,中国,德国等早就对这种“磨叽”态度不耐烦了。彼得斯堡气候对话上,德国环境部长邀请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召开联合新闻发布会,这一举动意味深长:人们对于建立柏林-北京气候联盟的兴趣十分浓厚。[全文]
-
二氧化碳“变”汽油,点亮这棵科技树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参考VOC排放的收费趋势,假设开征碳税,排放税费为30-50元/吨,则煤制烯烃项目将为此承担315-750元/吨的额外成本。因此,若这项技术能够成功实现商业化,那么煤化工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将得到解决。[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图解:如何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习近平这样说
-
弄虚作假编造台账穿绿色马甲,环保督察再揭环保乱象
-
生态治理 永续发展
-
“哪国能完成如此宏大的气候变化目标,只有中国”
-
生态环境部:前8月全国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86.7%
-
“赔偿1.3亿,公开赔礼道歉”
-
总书记推动的改革身边事|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
联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人民情怀
-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 | 千里淮河固安澜
-
习近平安徽行丨美如画!走进马鞍山薛家洼生态园
-
绿色发展何以乘风破浪?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探寻密码
-
15年来,这个理念深入人心
-
焦点访谈:废水能养鱼?荒山能生金?好故事不止这些
-
习近平: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
习近平倡导的绿色低碳生活就在你我身边
-
图解:学习习近平的“两山论”,这三个知识点要牢记
-
习近平: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
人不负青山 青山定不负人
-
一封回信中的绿色发展理念
-
时政微视频丨“绿水青山”十五年
-
-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
腾格里沙漠再被污染,20天清出4万吨黑液
-
花8年时间治理,干涸了300多年的哈拉奇终于重现人间
-
3个月精心养护的网红花海,3天就“遍体鳞伤”
-
斯里兰卡70岁母象骨瘦如柴,竟披上华服被逼劳役10天
-
煤矸石上种芒果:以为种不活,没想到第二年开花了
-
“谁干的?!”
-
在山东这个地方捡石头,最高罚两万
-
习近平绘出“天蓝山绿水清”的江山丽景图
-
推进垃圾分类 推动绿色发展
-
西湖小鸳鸯被游客抓住后或因受伤已夭折,志愿者拼命制止无果
-
它是凤凰的原型,如今濒临灭绝
-
六老汉三代人苦干38年:每家必须出一个后人,把沙治下去
-
儿子买了只“野鸡”准备烧汤 父亲一看吓一跳
-
烧这道“家常菜”引质疑 他道歉了
-
盗墓影视剧盛行 穿山甲成了“摸金符”
-
斑海豹产子期100只幼崽遭盗猎,37只死亡
-
珠峰每年有12吨排泄物且垃圾遍地?登山队员表示不背锅
-
当代愚公!荒山8年6个亿终成花园
-
非法猎鹿百余头 法官判他每月看一次小鹿斑比
-
动保女权互掐 加州这块广告牌火了
-